北斗聚焦 | 中國5G網絡規模全球最大!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召開;2800顆算力衛星組網的星算計劃來了
周
報
第二百零二期
2024/11/18-2024/11/24
★
★ ★ ★
★
NO.1
中國5G網絡規模全球最大!世界互聯網大會藍皮書還講了啥→

11月21日,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兩份藍皮書:《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4》和《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4》。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4》顯示,中國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擁有全球最多的網民和移動互聯網用戶,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先進的網絡基礎設施。
我國5G網絡規模全球最大。加速在工業、礦業、電力、醫療等重點領域規模推廣。截至2024年6月,中國5G基站總數達383.7萬個,占全球5G基站的60%以上,5G用戶普及率超過60%,實現“縣縣通5G”。6G關鍵技術迎來突破,中國率先成功搭建國際首個通信與智能融合的6G外場試驗網。
一年來,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持續擴大,2023年中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超過12萬億元,占GDP的比重10%左右。
量子科技、6G等前沿技術引領創新發展,多國不斷加大政策、資金、人才投入,積極搶占前沿技術高地。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 ★ ★
★
NO.2
3D打印衛星明年上天 烏鎮峰會嘉賓熱議人工智能新趨勢

在2024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人工智能”無疑是最熱的話題。在21日舉辦的多個分論壇上,嘉賓們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術熱點,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凝聚統籌發展與安全的治理共識,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有序發展。
“眾所周知中國的煤礦生產環境惡劣,場景多,每一個礦井的作業環境不一樣,過去的智能化方案需要對每個場景進行適配和微調,很難推廣復制,基于盤古大模型的邊學邊用零樣本開發以及非正常異常等能力,我們解決了礦山應用場景碎片化的問題,一個大模型可以覆蓋山能七大業務系統的1000多個細分場景,實現了安全、少人無人、高效的生產作業模式,也讓中國煤礦工人可以穿西裝打領帶地工作”,華為云全球市場與銷售服務總裁石冀琳現場提到。
在人工智能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論壇上,之江實驗室總工程師趙志峰透露了“三體計算星座”的進展。三體計算星座是之江實驗室協同全球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一個千星規模的天基智能計算的基礎設施?!拔覀冇?D打印的方式研發了一顆衛星“,趙志峰說:”目前我們50公斤的3D打印的衛星生產時間是15天左右,這樣計算一臺打印機一年就可以打印20臺衛星。這不僅可以降低30%的重量,每顆衛星的發射成本還可以降低120萬元?!?/p>
他表示,目標是在2025年的第一季度一箭發射“12+1”顆衛星。這個星座建成之后總的算力將會達到1000個P,屆時通過整軌互聯,任何地方的數據都可以通過實時的太空互聯到我們國家。
來源:青瞳視角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
★ ★ ★
★
NO.3
國家數據局:有序推進5G網絡向5G-A升級演進,全面推進6G網絡技術研發創新

國家數據局就《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出,建設高速數據傳輸網,實現不同終端、平臺、專網之間的數據高效彈性傳輸和互聯互通,解決數據傳輸能力不足、成本較高、難以互聯等問題。支持基礎電信運營商疊加虛擬化組網、網絡協議創新和智能化任務調度等云網融合技術,形成多方快速組網和數據交換能力,支持面向數據傳輸任務的彈性帶寬和多量綱計費。推動傳統網絡設施優化升級,有序推進5G網絡向5G-A升級演進,全面推進6G網絡技術研發創新。在東中西部地區均衡布局國際通信出入口局,加快擴展國際海纜、陸纜信息通道方向。建設時延確定、帶寬穩定保障、傳輸質量可靠的確定性網絡。布局“天地一體”的衛星互聯網。
來源: 證券時報網
作者:王煥城
★
★ ★ ★
★
NO.4
吉林開啟新雪季 北斗衛星留住你的“首滑”瞬間→

吉林省地處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目前全國的26個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當中,有5個在吉林。今年新雪季,吉林省的雪道數量、雪道總面積、總長度以及索道數量,都比往年有所增加。
滑雪新玩法 北斗衛星助力抓拍精彩瞬間
除了通化,吉林省內的各大滑雪場也陸續開板。帶動了休閑度假、餐飲住宿、冰雪裝備、城市交通等多個產業協同發展,并不斷在服務和商品上進行創新。
總臺記者 苑競瑋:比如我手上拿著的這個卡片,就是智慧滑雪的接收設備,滑雪肯定少不了跟拍展示,把它揣進兜里隨身攜帶,就能通過北斗系統的精準定位,用5G網絡與雪道上的400余個高清攝像頭交互聯動。簡單形容,就是當我攜帶卡片從山頂一躍而上,路過的攝像頭都會拍攝到我滑雪的精彩瞬間,通過自動生成,將視頻片段組合生成滑雪Vlog視頻。隨后,只需要用手機掃碼登錄,即可下載視頻,在社交軟件分享滑雪樂趣。
來源:央視新聞
★
★ ★ ★
★
NO.5
2800顆算力衛星組網的星算計劃來了

11月21日,成都國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合作伙伴共同發布了“星算計劃”?!靶撬阌媱潯睂⒂?800顆算力衛星組網,同時將與地面超過100個算力中心互聯互通,從而構建未來天地一體化算力網絡。目前“星算計劃”已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未來“星算計劃”將服務具身智能、AI智能體等即時算力場景,覆蓋千億級太空邊緣計算市場需求和萬億級地面人工智能市場需求。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管晶晶
海報制作:楊凱 王程玥
★
★ ★ ★
★
NO.6
衛星商業運輸模式成功上線

據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通信導航部、神舟實業與國內商業物流公司創新合作,成功將一批批產衛星“快遞”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實現國內衛星低成本商業運輸,為推動科研生產模式轉型升級提供了示范效應。
傳統衛星一般以單顆運輸或小批量運輸的方式送至發射場,多強調運輸的時效性和安全可靠性,對經濟性因素考慮相對較少。為建立運輸過程受控的低成本商業化衛星運輸模式,通信導航部按照“既要穩妥可靠、又要降低成本”的要求,確定了“經濟可行”“統籌優化”“安全可靠”的原則,統籌考慮多方面約束條件,針對組網星高密度組批發射的新特點,在滿足各項約束條件的基礎上,將經濟性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慮因素,充分利用五院現有的各項保障資源,并繼承以往產品成熟經驗,確保運輸安全可靠。
在五院統一組織下,通信導航部會同總裝與環境工程部、518所、神舟實業等單位,與商業物流公司多次召開專題推進會,對論證方案進行多輪優化迭代,形成了可靠可行的商業運輸論證方案。衛星由商業物流公司從五院天津基地運至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由商業運輸飛機執行運輸任務,經過3小時飛行成功抵達海口美蘭機場,通過公路運輸將衛星運抵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圓滿完成了商業運輸任務。
本次商業運輸模式的創新實踐,不僅降低了衛星研制成本,也為五院規?;D型積累了寶貴經驗,打造了技術經濟一體化的示范應用。后續,五院將全面做好經驗的總結和推廣,為推動科研生產模式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新京報
★
★ ★ ★
★
NO.7
港理大舉辦高峰會 聚焦航天航空科技創新

香港理工大學19日于校園舉行“航天航空科技創新高峰會”,匯聚航天航空技術和創新領域的政商領袖、研究人員和業界人士,共同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術突破,探討創新航天方案。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在高峰會上致辭表示,理大致力于促進航天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去年,理大成為香港首個加入國際宇航聯盟的高等教育機構;上月,理大科研團隊也在意大利米蘭舉辦的國際宇航大會展示了7項前沿研究項目。理大將繼續善用校方在科學、工程和研究方面的實力,為航天領域的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高峰會當日舉行5個專題分組論壇,分別以“探索企業家如何利用科研成果把握太空經濟機遇”“香港低空經濟發展”“工程—低軌道衛星和火箭”“太空探索:科技與科學”及“太空商業化”為主題,促進與會者就技術創新及發展、行業趨勢及應用等范疇交流意見。
同場,理大與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并舉辦低空經濟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據介紹,理大低空經濟研究中心匯集來自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土地測量及信息學系、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物流及航運學系的專家學者,專注于基礎設施部署與低空空域營運,以及智能感知與控制技術的開發。
來源:人民網
記者陳然